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是什么?
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》是2017年5月22日实施的一项国家标准,归口于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。
两化融合不仅涉及技术的融合,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。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,但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环节,特别是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。通过总结提炼推动工业化向信息化演进的新管理规律、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,形成一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,可有效引导组织以融合和创新的理念推进两化融合,从而加速产业升级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。
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组织系统地建立、实施、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,覆盖了组织的全部活动,可引导组织强化变革管理、规范两化融合过程,并使其持续受控,从而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,获取与其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。
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基于以下工作基础和实践经验: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技术应用成果和管理创新经验;依据《两化融合评估规范》在数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工作所提炼的方法和规律;在推广质量、环境、信息技术服务、信息安全、能源、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过程中,形成的工作基础和应用环境。
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了九项管理原则,包括: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,战略一致性,领导的核心作用,全员参与、全员考核,过程管理,全局优化,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,创新引领,开放协作。
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构建了战略—可持续竞争优势—新型能力的战略循环、数据—技术—业务流程—组织结构的要素循环以及策划—支持、实施与运行一评测一改进的管理循环。这三个循环贯穿和覆盖了整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。
组织应:
a)采取适当措施,确保全员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增强信息安全意识;
b)确立信息安全责任制,完善管理和防范机制;
c)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设施保障;
d)识别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,进行待续性管理,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。